【為什麼女人結婚後,反而跟親媽關係變差了?過來人說出三個原因】
不知妳有沒有這樣的感受,結婚前,妳是媽媽的小棉襖,貼心,無話不說。妳膩歪在媽媽的懷裡,她都小心呵護,妳哭著鬧著向媽媽要這要那,她嘴上雖然會小罵幾句,可是,終究還是會滿足妳。
可是,自從你結婚以後,你就很少在媽媽面前撒嬌了,媽媽也好像沒有以前那麼疼愛你了?
這究竟是嫁出去的女兒變了,還是媽媽真的不愛了呢?關係好像就變差了?我們來聽聽這些已婚的女人們,是怎麼說的。
一:嫁出去後,媽媽就把我當客人了
我媽媽思想比較傳統,認為嫁出去的女兒,潑出去的水。當我第一次回門的時候,就敏感地察覺到,媽媽的態度不一樣了。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,就是媽媽對我的稱呼不一樣了。
以前,我在外面工作,回到家,媽媽都是說:「女兒,你回來啦。」
現在我回到娘家,媽媽就這樣說:「女兒,你來啦?」
雖然僅僅是一字之差,卻意思相隔千里。「回來」就等於是家裡人,回自己家,很自然。而「來」就表示一個人從別處過來,不是自己家的人了,不是自己家的人了,那不是客人,是什麼?
媽媽把我當客人了,我卻還是把媽媽當成至親的人,我很難一下子從這層彆扭的觀念轉變過來。就是這種生疏感,距離感,讓我感覺跟媽媽的關係變差了。
二:結婚前,我的錢全部交給媽媽了,結婚後還跟我要錢
結婚前,我吃家裡的喝家裡,沒覺得有經濟壓力,我打工掙的錢,除了留下自己用的那一部分,全部都交給媽媽保管了。媽媽說幫我存著,將來結婚的時候給我當嫁妝。
可是,我結婚的時候,媽媽也沒有拿出來給我置辦嫁妝,都不知道哪裡去了,我又不好意思問。結婚前,我比較單純,覺得只要開心快樂就好。
結婚以後,我有自己了家庭,我老公的工資也不算很高,我們結婚的時候沒有房子,婚後努力存錢,希望早點買房。
媽媽還像從前那樣,經常問我要錢花。我問她要錢幹嘛,她就說,家裡花銷大,要置辦這個置辦那個。可實際上,拿到了我的錢以後,根本就沒買什麼東西,都用來貼補媽媽的娘家去了。
有個壓榨女兒卻當「扶弟魔」的親媽,關係還能好到哪裡去。媽媽從來都無法體會我的辛苦。
三:媽媽眼裡永遠只有兒子,沒有女兒
沒結婚以前,感覺不到媽媽重男輕女的嚴重性,我家裡有三姐弟,我是老大,下面一個弟一個妹。
從小到大,我是最勤快,家務幹得最多的那個,也是被「教訓」得最多的一個。從小媽媽就教育我,你身為大姐,就應該多為弟弟妹妹著想。
我結婚的時候,老公給媽媽三萬塊彩禮,媽媽一分錢嫁妝都沒給我準備,也沒有給我帶回一分錢。那時候,我就覺得媽媽好過分。
當我弟弟結婚的時候,媽媽又是置辦了新家具,又是翻新了房子,還到處借錢給弟弟買了輛車。
媽媽的那點工資,根本不夠家裡花銷,還要幫弟弟還債。而弟弟弟媳根本就不體諒媽媽,還埋怨媽媽沒把孫子帶好。
我能說什麼,媽媽簡直是自找的。為了裝門面,四處借錢買這干那,為了還債,加班加點打工,家裡都顧不上,被兒媳埋怨。
我的新房子要入伙,媽媽就天天哭窮,說沒錢給我買禮物。好偏心的媽媽啊,眼裡只有兒子,沒有女兒。重男輕女的媽媽,母女關係能好到哪裡去。